已解决问题

2022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数据与会计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与最低排位?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4 09:32:21 解决时间:2023-01-07 16:01

满意答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333分(蒙授文科,最低排位为3581)、333分(蒙授文科,最低排位为3581)。
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2大数据与会计蒙授文科专科批普通类3333581
2022大数据与会计蒙授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514873
财务会计类 大数据与会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会计基本理 论与相关财经法规,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具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出纳业务、会计管 理、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从事单位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查账验证、会计咨询 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财税机构,在单位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档案管理纳税申报等岗位 群,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出纳、会计工作管理、涉税业务办理、财务管理、查账验证、 会计咨询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正确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

3.具备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能力,能够依法保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管理银行账户;

4.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方法,具备按照会计准则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 录、报告的能力;

5.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了解相关财经法规;

6.掌握Excel及其他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运用软件辅助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税费计算等工作的能力;

7.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基本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

8.熟悉税收法律制度,熟悉纳税申报的流程,具备税费计算和申报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信 息化、出纳业务操作、会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会计基本技能、会计核算方法、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核算、税费计算与 申报、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应用、审计业务办理、企业创设、会计综合、ERP沙盘模 拟演练等实训。

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中级) 珠算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会计会计电算化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会计学

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499
校友会(综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成立于1955年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学校现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有数学、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新闻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师范类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科学教育等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0门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7个教学实验室、157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3个校外教育见习基地、1个劳动教育基地、8个校企合作基地。

【师资队伍】全校现有教职工62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103人,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教师占75.38%,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2.33%,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9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入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8人次,“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5人,其中本科生9099人、专科生1126人。在校生中,蒙古族、回族、藏族等16个少数民族学生占67.2%,师范类学生占42.9%。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人文与科学素养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考研人数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建校68年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名,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教育科技振兴、民族地区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等部委平台7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委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等自治区级平台6个,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十三五”期间,学校立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6项。学报《蒙古学研究》是国家A级学术期刊,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先后获批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完成了国家民委重点委托项目“内蒙古牧区精准脱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中心“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异地就业创业,实现‘三区三州’扶贫攻坚达小康”等项目。提交多篇自治区“北疆智库”智库报告和咨询报告。制定《信息处理传统蒙古文排序》国家标准和《蒙古族传统布鲁》地方标准。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先后9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为“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校园足球等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学生男子足球队5次获得自治区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校园组季军。校园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开展多场演出,传递党的声音。学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平安校园”“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合作交流】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推进全方位合作。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民族院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奖学金设置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奖学金设置: 一、国家奖学金8000元,占学生数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占学生数的3%;国家助学金每人平均2000元,占学生数的28%。 二、专业奖学金: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有奖学金,按学期发放。一等奖5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10%;二等奖3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30%;三等奖160元/学期,占学生数的60%。 三、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家庭特困学生设有专项奖励和资助资金:乌兰夫奖学金每人5000元,奖励20人;建行奖学金每人3000元,奖励18人;冈松庆久奖学金每人1000元,奖励20人;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助学金每人1000元,资助60人。
内蒙古的考生,你的分数线是否达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你是否喜欢大数据与会计这个专业呢?
  中专 2023-01-07 16:0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分数线?

    1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0分(理科)。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内蒙古理科本科二批

  • 中专学校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2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22年大数据与会计学费:50001.2022年大数据与会计学费:5000、大数据与会计((中外合作办学)中、白俄罗斯联合办学)学费:15000;2022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

    3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9分(理科)。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新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59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广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

    4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广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3分(理科)。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广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河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

    5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河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84分(理科)。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河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招生计划2022

    6楼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为284分(理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大数据与会计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大数据与会计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大数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数据与会计怎么样,好不好?

    7楼

    专业介绍财务会计类大数据与会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会计基本理论与相关财经法规,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具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出纳业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大数据与会计录取分数多少分

    8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文科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内蒙古本科二批文科新闻学(新闻媒体摄影方向)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内蒙古本科二批文科法学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内蒙古本

  • 中专学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

    9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50分(理科)。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

  • 中专学校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2年学费(最新学费)

    10楼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22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费:100001.2022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费:1000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本部)(校企合作,所属学院为数学与

相关阅读